读吴幼坚《彩虹——LGBT人生纪实》有感
有时候,我很迷茫。中国14亿人,LGBT朋友大几千万,可国内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却屈指可数。可就在这屈指可数的几本书中,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于是乎,国人了解这个群体的方式除了读这几本书,也就只能通多猜测,臆断,和自以为是的想当然。
当然,我们得感谢古人把历史上的LGBT故事记录下来,也得感谢近现代的学者们把这些珍贵的图文资料整理成册,让后人知道LGBT不是舶来品。还得感谢张北川、李银河、方刚等这些敢于真正研究这个课题的学者朋友们,是他们的几本学术著作真正打破了固化的僵局,也打开了很多LGBT朋友的心。
还有些学者也在这方面出版过著作,可细细读来,或学术味浓重,或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可即便如此,他们愿意关注这些小众群体,敢于尝试研究这些课题,并出版著作供世人了解,他们的努力也是很有价值的。
然后就是零星的几本小说,要么是从国外翻译的经典,要么是通过某些渠道出版的地下读物,或者范坡坡的《百部同志电影全记录》之类的,我在想,它们的出版可能也挺难的,那些试图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出版人或者作者可能也是顶着压力才让它们与读者见面!
再然后就是耽美小说,尽管耽美小说有些真的很精彩,很能吸引腐女眼球,可有些也未必,甚至还莫名其妙。有些耽美作者是腐女,他们靠幻想描写两个男人的爱情,往往看不到缘由,看不到疾苦,看不到真相,主要是为了撒狗粮取悦腐女。尽管这些读物良莠不齐,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这个群体,也在LGBT平权路上起到一定作用。当然,现在这样的读物恐怕也很难在大陆出版了,要么写得极度模糊,要么就写成社会主义兄弟情,想想,也是可悲!
最后,就是几本心理辅导书籍,往往用一个章节或部分章节来描写LGBT等相关内容,内容大同小异,却往往是蜻蜓点水,可以说,绝大部分比较客观公正,当然,还有些心胸狭隘自以为是的专家学者编写的扭曲事实的毒教材。
以上就是中国几千万LGBT朋友能阅读到的关于自身的几乎全部纸质图书,而且很多已经绝版停售,再版无望,而且未来想要出版此类图书,也几乎是不太可能。
记得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严正表态不会歧视LGBT等性少数群体,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何为歧视,歧视即区别对待,描写异性恋的书籍简直无处不有,涉及到异性恋细节的描写几乎会出现在任何一本小说,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涉及到同性恋等内容的就被定为非法,不可出版,着实令人费解,令人难过,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不会歧视LGBT等性少数群体的表态吗?
于是乎,2019年,一位72岁的杂志社老编辑只能自费到香港出版了这本《彩虹——LGBT人生纪实》,并花了不少钱,办了不少手续,才把这本书引进到内地。想到一位古稀老者靠一己之力零星售卖自己的啼血之作,讲述这些尽管人数众多,却依旧被当做小众群体的人们的故事,她马不停蹄地奔走呼号,坚持传播正能量,不得不让人感慨,让人感动。
认真读过吴幼坚妈妈的《彩虹——LGBT人生纪实》,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几乎囊括了绝大部分性少数群体的真实案例,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极好的科普读物,非常适合国内那些自以为是的不做实际调研的信口开河的专家和医生,也适合那些缺乏自我认同,试图向父母亲朋出柜,却又矛盾纠结的LGBT朋友,更适合所有关心LGBT,并试图真正了解ta们,走进ta们的热心人士。
看完这20多个真实的案例,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同妻翠玉荷和小雨自杀身亡的故事,一个是直女嫁给渣gay,用一生的苦苦煎熬只换回一个常识;另一个是内心不够强大,最终被现实逼死的同志,两人性别不同,性向不同,却同样都是悲剧,而且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悲剧。
我看过太多关于LGBT的悲剧,网络上的,书本上的,电影里的,现实中的,总感觉悲得都那么相似,那么雷同。我总觉得这些悲剧都来自同一个缘由,那就是某些人的无知:无知的父母除了不能理解孩子内心的痛苦,还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无知的孩子不能正视自己的不同,也不能想象别样的人生;无知的学者不做调查,不做研究,却可以在电视上光明正大义正言辞地谩骂歧视跨性别者,节目却依旧可以正常播出;无知的老师在课堂上前言不搭后语地表达着他们傲慢且荒唐的偏见,却得不到教育部门的反思和重视;无知的医生恬不知耻地迎合着无知的父母,打着矫正一个根本不是疾病的幌子,用电击之类见不得人的手段摧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却得不到法律应有的制裁,无知的网友用调侃嘲讽谩骂表达着他们无知的偏见,却可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无知的七姑六婆用自以为是的关心绑架着年轻人,却并不在乎他们内心的需要,也并不在乎他们开不开心,快不快乐,正是这一个个无知的个体,共同编织出一个对LGBT人士仍然不够友好,仍然世俗、封建、落后,却又难以真正撼动和改变的社会。
有时候,我非常不能接受“选择”这个词,有人说LGBT人士是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天呐!这是多么荒谬的言论,没有哪个LGBT人士是要“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他们是没得可选,他们是生而如此,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时,是多么希望能不是LGBT人士,多么希望自己是顺性别,顺性向的,如果能像大多数的异性恋者只能爱上异性,结婚生子,那该多好!可是,他们在本质上是做不到的。当他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像异性恋那样生活时,便开始纠结,迷茫,痛苦,开始艰难的自我认同,自我接纳,等ta们好不容易熬过了漫长的青春期,或者后青春期,坚定了信心,重新拾起对生活的热情,准备开始自己的小众生活时,这个时候,人们竟然用“选择”来定义ta们的决定。显然,这是荒谬且无知的用词。
当然,在我们希望并努力创造的那个世界里,“选择”这个词并不那么重要,“尊重”这个词才重要。我们希望那些选择结婚生子的人可以尊重那些不想结婚的人,因为你们结婚的时候,人家是送上红包祝福的,是完全尊重你们的,你们又凭什么不尊重人家的选择呢?你们的固有思维是人一定要结婚,可这是谁规定的呢?你们认为结了婚才会快乐,可不结婚的快乐你们体会得到吗?你们认为只有男人和女人才能结婚,可同性之间为什么不行?你们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这当然没问题,但是也请你们尊重别人所相信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它们只是一个想法,只是人为赋予的,生了孩子有意义,可选择不生孩子,努力过好自己的一生同样有意义,你赋予自己人生意义和价值,那么也请顺带尊重一下别人的。
说到尊重,前几天竟然有人要我尊重歧视同性恋的权利,说这是他们的自由。客观地讲,任何领域的歧视都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一个人歧视同性恋,这是装在他脑袋里的自由,他无论怎么想都可以,他怎么想,并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可说话不同,话是让别人听的,一旦说出歧视言论,就会伤害到同性恋者,既然伤害到别人,那就是不对的,就像某些跨国企业,某些外国人发表歧视中国或者中国人的言论,国人肯定是要争锋相对的,甚至政府都要出面要求道歉,所以歧视别人不是自由,更不是权利。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的歧视是因为不够了解,小孩子从孩童时代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异性恋,可有些人读到博士,仍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亿的LGBT人群,或者尽管知道,仍然抱有歧视。我一直在想,一个善良的人在了解了这个群体之后,还会报以歧视吗?我想不会,至少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善良的人们都接纳了我,如果一个人在真正了解了这个群体之后,仍然带着浓重的偏见,那么这样的人是不用太在意的,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先天就带着偏见,他们仇富恨穷,怼天怼地,我们只要知晓并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就好,不必深究。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那些足够善良的人们真正地了解这个群体,进而慢慢改变世人对LGBT人群的认知,改变LGBT生存现状。改善了LGBT人群的生存现状,同妻、同夫的数量就会逐渐减少,支离破碎矛盾重重的骗婚家庭就会减少,不幸的孩子就会减少,被婚姻逼到走投无路的年轻人就会减少,稳定的同志伴侣在增多的同时,感染HIV的风险也会减少,社会的稳定程度也会大大提升……说起来,让大众真正了解这个群体,只能让异性恋和同性恋等都过得舒坦,只能让社会更加安宁稳定和谐,只能让中国人民离早日实现自由美好的中国梦更进一步。
再说回吴妈妈的《彩虹——LGBT人生纪实》。吴妈妈靠一己之力,为中国性少数群体在平权道路上做了巨大的开创性的贡献,她把自己在公益路上十几年所接触到的真实故事整理成册,为LGBT群体做了最真实,最深刻,最细腻,也最有温度的画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截至目前看到的简体字出版的最通俗易懂,最温情细腻,最丰富全面,最真实感人的LGBT文学作品。书中的ta们真实存在,极度鲜活,无论ta们说出来,或者沉默着,也无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ta们都在那里,要么苟延残喘地度日,要么光明正大地活着。我相信读过这本书的每一位善良的人们,一定能感受到这个群体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并发自真心地尊重ta们的生活方式。
我想,促进LGBT人群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或许是我们这代人注定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刻领会。希望每个同志都能为LGBT平权贡献力量,不求像吴妈妈这般呕心沥血,拼尽全力,至少不要昧着良心欺骗直男直女,如果条件成熟,请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告诉他们你的困扰,告诉他们你的真相,而且越多越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最后,借用习大大的一句话,送给所有的LGBT朋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希望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奋斗,能早日实现LGBT……平权!加油!!!
(文笔拙劣,有感而发,不当之处,敬请谅解!)